從小到大不論是在課業還是職場中,當有人說:「為什麼你要這麼做?」「你這邊我覺得可以怎麼做,會比較好」只要是對我原本的行為提出看法以及建議,我就會下意識的認為 「我做的不夠好」 ,這樣的情緒我想跟我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。 Photo by Matthew Henry on Unsplash 我的生長環境在面對小孩的教育時,第一時間總是會用指責的情緒問小孩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?在教導小孩怎麼做會比較好時,也是用無奈與不耐煩的口氣說著,最後還會加上「你怎麼那麼傻」「你怎麼會連這種事都不知道」,漸漸長大後, 當我了解父母真正想表達的內容後,我也學會什麼內容我該聽,有些帶情緒的內容可以選擇不聽。 雖然我學會面對父母的指責,但是每當遇到其他人的建議與反饋,「認為自己不夠好」的自責卻還是一直浮現。 這已經像是本能的反應,深深的烙印在我的思想中,直到我在職場中遇到一位前輩,向他訴苦我認為我在學習的過程中,我覺得自己不夠好,壓力好大。 他接下來說的話,讓我有了當頭棒喝的心態轉變。他說:「面對自己能再改進的情況,不是應該要覺得高興嗎?因為這樣就代表你今天又學到新的東西!」聽完的當下,覺得是啊!看待事情會有很多面向,那為什麼我要選擇對自己施加更大的壓力? 有了這樣的體悟後,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,我練習將每件事當成是可以學習的東西。面對家人時,選擇用 「學習者」 的角色去看待父母的指責,而不是用「女兒」的角色。 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上,我們一定會有角色期待,所以將那些期待的框架套在自己身上,反而讓自己更喘不過氣。 學會以不同角色與不同角度看待關係相處,是一個跳脫框架與自我期待的方法。 每段關係中,希望我們能用更舒適的心態相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