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不知道要寫什麼!有效輸出所學知識的3個練習 - 大人的11堂寫作課

開始執行365天寫作計畫,已經來到第二個禮拜了,在每天寫作內容的選題上,除了挖掘自己的想法跟發現這個世界的樣貌外,我也買了跟寫作相關的書籍來加強自己的硬實力,總是不斷的「輸入」內容給自己,也會從輸入的資訊中去「思考」,但我卻很少「輸出」,這邊的輸出是表達,可以是口語的表達、文字的表達,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現。

 

如果只是浸泡在大量輸入的知識當中,而沒有找到輸出知識的方法,讓知識能與經驗相互連結,頻繁的應用在生活場域裡的話,結果往往是轉身就忘,無法在知識與技能獲得更進一步的提升,自然也就不會在思考與行為上有所改變。

 

 那麼,如何為所學的知識找到出口?

Photo by Tachina Lee on Unsplash


公開寫作,將思考內容進行整合

透過寫作的練習,不僅可以將知識進行整合與總結,讓知識深刻烙印在腦海,更有機會能夠傳遞思想、影響他人。

 

隨著寫作內容的逐漸累積與投入,個人開始能對某個知識觀念產生不一樣的看法,若需要用較長的篇幅來論述一個概念,就可以開始嘗試公開寫作。在寫作的過程中,可以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,學習如何分析一個概念、形成獨特觀點與洞見與有效表達想法。

 

在《大人的11堂寫作課》一書中,提出為什麼想寫作卻不知道該寫什麼的痛點。對於一開始不知道寫什麼的人,就硬寫,以我自己為例,在一開始寫作挑戰時也是硬寫,我會從照片中想想可以寫的內容,每天注意觀察周遭的變化,在與同事、朋友聊天過程中的體悟,都值得我思考,最後再透過寫作紀錄下來。

 

書中也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以下的方式:

1.        對這個世界要有點意見

作者認為在表達前,要問自己對這個世界還有沒有話要說?不要成為一個對什麼都無所謂的人。

 

2.        萬事萬物皆可寫

作者提到一首歌的歌名叫「平淡日子裡的刺」,生活大多時候是平淡的,我們要學會去發現生活中的刺,那個刺可以是工作中被主管批評,生活中見到朋友從中學習的優點,甚至是去餐廳吃飯,這家餐廳的服務品質如何,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都內容。

 

3.        充分了解自己寫作的領域

就是廣泛、大量、有深度的閱讀。


因此,如何才能達到學習成效?或許重要的並不是輸入大量的知識,而是為你吸收到的知識找到出口,養成輸出知識的習慣與行動。

 

透過上述的三種練習方式,將知識經透過自身的消化後,透過思考與交流,從自己的角度與觀點表達出來,甚至是身體力行而有所展現,讓自己不只是「說到」還能「做到」,才能將知識理論轉化為個人能力,有效在生活中自我加值,也有機會讓人生愈過愈好。

 

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後的輸出,所以不要侷限你對寫作的理解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》你沒有落後,你沒有領先

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》你沒有落後,你沒有領先 現在正值畢業季,加上疫情的影響,這一屆的畢業生為了找工作,都很焦慮。儘管已經有工作,卻也因為未來規劃、生活瑣事而浮躁,在現在社群媒體充斥的世界中,當我們看著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,不禁會暗自比較、暗自觀察,漸漸的社群媒體變成一個「爭奇鬥豔」的地方。

極簡主義者有哪些飲食習慣?簡單又快速!六個極簡飲食的基本準則

極簡主義者有哪些飲食習慣?簡單又快速!六個極簡飲食的基本準則 用極簡打造理想的飲食體驗!想執行極簡飲食的基本準則有哪些? 極簡飲食對於每個人來說,都有不同的情況以及準則,主要是取決於你的喜好、目標與需求。在 《理想的簡單飲食》減肥如何簡單的吃?透過「極簡」打造理想的極簡飲食生活! 一文中,我把極簡主義飲食定義為一種簡化的烹飪方法,能夠幫助你平衡營養需求、簡化你事前準備工作,盡可能減少添加物,同時仍然可以烹飪自己喜歡的食物,當然是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。今天,我將「極簡飲食」的內涵做更具體的敘述,請繼續看下去吧!

認識稟賦效應(Endowment Effect):因為擁有而害怕失去是永遠的愛情課題

認識稟賦效應(Endowment Effect):因為擁有而害怕失去是永遠的愛情課題 你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嗎: 看男友 IG 追蹤者有誰,他又追蹤誰 觀察男友手機的通訊紀錄 在意他的上線時間 明明談戀愛是因為開心而在一起,怎麼到最後卻變成無形的壓力與控制?我們心中真正在意的是什麼? Photo by Pablo Heimplatz on Unsplash   你我都不喜歡陷入焦慮的自己,我思考著為什麼在愛情中我們會因為擁有而害怕失去,在東方,有一句成語是這樣說的:敝帚自珍,旨說雖然是一把破掃帚,自己卻是十分珍愛,用來比喻東西雖不好,卻因為是自己的,仍然非常珍視。在西方有一個研究:稟賦效應,在稟賦效應的研究中,實驗的結果證明人會因為擁有,而認為其價值很高,即便這個東西在他人眼中不值得這個價值。   什麼是稟賦效應 (Endowment Effect) ? 在 Kahneman, Knetsch & Thaler ( 1990 )的研究中,找了一群康乃爾大學法律系和經濟系的學生來參加研究。參與者被分為 2 組:一組參與者會先拿到杯子,問他多少錢願意出售這一個杯子。另外一組參與者不會拿到杯子,而是問願意花多少錢買這個杯子。這兩組人都為相同的杯子估價,差別只是「有沒有拿到杯子」,研究結果是:拿到杯子的參與者,出價高於另一組的 2 倍 ( 5.25 USD vs 2.75 USD ) 。   請留意,這兩組人都為相同的杯子估價,差別只是「有沒有拿到杯子」,而讓人感覺曾經擁有的這一個差別,可以在價格上有 2 倍的差距。簡單來說, 當你「擁有」時,你會很容易覺得他的價值很高。   在愛情裡,因為擁有更害怕失去 將稟賦效應應用在愛情裡,我們何嘗不是因為擁有這段關係,因為太在意,認為另一半很好,怕失去他,反而無法全心享受戀愛關係。透過經濟學稟賦效應的面向來探討, 了解為什麼我們害怕「失去」,有時候也許不是沒自信、想太多,而是我們單純害怕失去原本擁有的。 擁有,反而因為太在意,而無法全心享受它。